我校主体班学员积极研讨张宏伟书记“开班第一课”(二)
【编者按】3月18日,我校举行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张宏伟以“加快培育具有枣庄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奋力跑出资源型城市跨越赶超加速度”为主题作辅导报告。全体学员围绕专题辅导报告,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积极研讨发言,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创新突破,为加快培育具有枣庄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作出应有贡献。从18日起,将陆续编发部分学员交流发言。
县级班学员
何茂林
在开班第一课上我们共同聆听了市委张书记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所作的辅导报告,报告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深刻、把握精准,对枣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全面、路径清晰,更为我们今后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要抓住发展机遇。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能否准确理解把握党中央作出的最新判断并及时跟进落实,直接关系到这个地区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质效。当前,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上升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要找准工作发力点。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因地制宜是科学要求。作为共青团组织,我们将聚焦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在服务枣庄发展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一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做好党的理论青年化阐释,用青言青语宣传好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二是结合枣庄青年商会换届,引导本地青年企业家主动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三是做好青年企业家枣庄行的筹备工作,力争招引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项目落地枣庄。
三要苦练干事本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通过一个个项目来支撑,更需要每一名干部的辛勤付出。今年是市委确定的“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我们要围绕服务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真正打造一支真懂新质生产力、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做出更多贡献。
中青班学员
赵素贤
18日上午,聆听了张书记的开班讲话,深受启发,倍感振奋。张书记在讲话中既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实践要求,又深刻阐释了培育具有枣庄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讲话站位高远、内容丰富、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张书记的讲话精神。
一是学思践悟笃行,做到产业见新,发展见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等重大部署上来,立足我镇实际,做好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赋能发展等工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是聚焦重点难点,做到环境更优,人才更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水平,更好地实现以商招商。同时,以“榴枣归乡”工作为载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前来投资兴业、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扛牢自身职责,做到改革愈深,效果愈实。加强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强化改革创新,结合镇域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民生所向的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枣庄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科级班学员
韩建永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代表的是一种生产力的跃迁。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密切关联,在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同样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有效释放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驱动力。百舸争流,抓住机遇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要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5%,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但创新无“顶板”,面向前沿领域早布局、早谋划,夯实人才培育、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底子,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方能更好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以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当前,我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未来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补齐短板弱项,加强长板强项的同时,着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将为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劈波斩浪,奋楫前行,唯有突破。新质生产力,“新”是加速突破的锋刃,“质”是持续突破的基底。聚焦源头性技术储备,聚力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层出不穷、磅礴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总揽战略全局,把握发展大势,对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作出全面布局和擘画引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一步,我们全市国动系统将持续在新质生产力研究运用上下真功,培育发展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事业发展新质动能,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将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鼓足干劲、勇挑大梁,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统一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