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国稳大盘作出山东贡献 ——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①
□ 本报记者 王 建 刘 兵 李子路 赵洪杰 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安全底线筑牢夯实,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山东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力推进“三个十大”行动计划,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疫情反复冲击的严峻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年来,全省上下团结奋斗、攻坚克难,重点做到“六个始终坚持”,工业、投资、外贸等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在经济大省中名列前茅,为全国稳大盘作出了山东贡献,在空前考验中交出了合格答卷。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山东始终坚持以政策的确定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对冲形势环境的不确定性。”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栋说,我省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切实扛牢经济大省责任,动态推出4批政策包、284项政策,扎实推动11条标志性产业链做强做优,加快基础设施“七网”等重大项目建设,以超常规举措有效应对超预期影响。“特别是把高标准谋划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为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过程引领的重大战略,聚力推进‘三个十大’行动,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
过去5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3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受了疫情冲击、经济下行、转型阵痛等前所未有的多重考验,付出了许多艰苦卓绝的努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站上了新的更高历史起点。
会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用“六个始终坚持”系统提炼了近年来山东抓实抓好经济工作的深刻体会。
“这‘六个始终坚持’涵盖了根本政治保证、强大思想武器、根本宗旨要求、科学方法指导、第一动力支撑和关键组织保障,内涵丰富、系统完整,融合贯通、相辅相成,深刻揭示了今年以来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和5年来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依靠、力量源泉和路径方法,集中反映了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省委财经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锋说,“六个始终坚持”是全省上下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饱含着艰辛与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既是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也是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导,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今年我省持续扩增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李明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12所、中小学295所,妥善安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5.45万名,大力推进全国唯一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建立城乡间、校际间教育集团、联盟2046个,揭榜认定全环境育人实验区20个、规范校100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财政支出压力空前增大的情况下,山东滚动实施20项重点民生实事,办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7类事,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4.3万个,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连续3年提高10%以上。
科学的方法与策略,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金钥匙。方法策略越科学越合理,工作落实越有力越有效。从山东实际出发,省委强调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尤其是更加注重依法办事,该履行的程序一项不落、该遵守的规定坚决遵守;更加注重求真务实,把真和实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深刻把握各项工作关联性、协同性、平衡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努力争取综合效益最佳。
“过去5年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3年,在面临疫情冲击、经济下行、转型阵痛等前所未有多重考验情况下,山东经济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科学的策略方法。”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孔祥荣教授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我省系统谋划实施“十大创新”行动,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打出全面创新“组合拳”,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科技创新位列‘十大创新’之首。”济南市科技局局长陈西武介绍,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今年济南高效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项目建设,高标准构建实验室体系,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重点实验室等多项关键创新指标位居全省第一,为“强省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同全省一样,菏泽近年来加快推进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两个转变”,实施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深化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薪火工程”,引导广大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锻造担当实干的“硬作风”、练就善作善成的“真本领”。“今年以来,我们坚定执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落实好干部标准,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为加快实现后来居上提供坚强队伍保障。”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说。 (□记者 王健 王兆锋 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