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的党员干部队伍 —— 把提升政治能力贯穿党校学员管理全过程
![](./W020221122534253527688.jpg)
从严治校是党校姓党原则用以治校的具体体现,是对党校校风、校纪、校规的根本要求
只有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才能真正落实党校姓党原则,才能使党校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校是党校姓党原则用以治校的具体体现,是对党校校风、校纪、校规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才能真正落实党校姓党原则,才能使党校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作为首都党校,要强化首善意识,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把提高政治能力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加强学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为培养“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党员干部队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勤奋工作。
严抓入学教育,彰显党校培训政治性
坚持党校姓党,强化政治机关和政治学校意识,把“讲政治、守规矩”贯穿一切学员管理活动。一是严抓入学教育。精心组织学员参加开班动员、培训导学、主题班会、团队建设等入学教育,引导学员树立党的意识、学员意识、学习意识,尽快实现从工作向学习、干部向学员、个体生活向集体生活转变。二是抓实学习教育。重点做到“三个讲明白”:讲明白党校培训的依据、目标与重要意义,使学员提高政治站位,弄清“为什么学”;讲明白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教学内容体系与内在逻辑,使学员知悉学习内容及重点,掌握“该学什么”;讲明白学员在校培训期间的党性教育、学习管理、组织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强调“怎么样学”。三是抓实学风教育。认真开好主题班会、班委会、临时党支部委员会,讲准讲透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北京市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强调党校校规校纪,并逐一签订遵规守纪和学风建设承诺书,做到教育在先、预防在前,强化党校培训政治站位和刚性约束,使学员淡化职务意识,明确学习任务,树立发扬优良学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严格学员管理,强化政治规矩
一是严格政治纪律,完善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严格学员管理的若干规定》《学员临时党支部工作规范》《学员讲(论)坛活动方案》等制度规范,强调“党校讲(坛)台有纪律”,明确学习纪律“负面清单”,划出政治纪律禁区,要求学员在研讨交流、主题分享中自觉做到“四个坚决不允许”。二是严肃组织生活,突出政治要求。制定《学员临时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实施方案》,强调党性分析报告撰写要求,明确组织生活会的规范流程,要求学员对照思想与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剖析在理论学习、党性锻炼、遵章守纪、学风养成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妥善解决培训过程中组织生活真空化、随意化、庸俗化倾向。充分发挥学员临时党支部、班委会作用,定期分析学员思想、管理与学习中的问题,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实事求是地开展点评。三是严把政治关,推进学员管理与教学管理融合。推动学员临时党支部“三会一课”与学员讲(论)坛、读书会、从政经验分享等活动深度融合,组织实施“初心沙龙”“微党课”,多环节多领域搭建学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的平台。
以校风带学风,突出政治教育
一是严格教学过程管理,选优配强管理团队。坚持班主任、组织员“五个全”管理机制,即全程跟班听课、全面记录课堂和参与情况、全程参加和指导自主教学活动、全程参与并协调班级活动、全面做好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教与学的桥梁纽带,发挥助学、促学、导学、督学的作用。借助自主性教学活动,训练学员讲短话、开短会,说实话、办实事,形成良好会风,养成朴实文风,严防“四风”问题在学员管理上的异化滋生。二是严格经常性管理。坚持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学员出勤率、到课率等情况,定期公示讲评;坚持以身作则,弘扬清朗之风,“不吃请”“不请吃”,做到让清清爽爽的同学关系、规规矩矩的师生关系成为常态,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生态。三是强化氛围营造。扎实推进红色实体元素进党校校园,加强党校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制作党史党建宣传栏(廊),打造融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展示平台,让党言党语、警言纪语遍布校园,实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处景观能育人”,凸显党校校园红色底蕴,让学员置身于校园,感受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般的政治教育。
坚持点面结合,严把学员管理考核关
一是注重全程性。以团队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从多个维度对党性教育成效进行全面考核,将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和成果、班级活动参与程度、党性分析报告与组织生活质量、自我管理与自律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形成“导学、促学、督学、考学”培训流程闭环,激发学员以学风促党性修养、提升政治能力的内在动力。二是把握关键环节。抓好党性分析,开好组织生活会。以党建领域专家学者、组织人事部门领导为主导,以学员临时党支部为主体,抓好抓实动员、辅导、撰写、评审、剖析、评议、整改等工作,确保党性分析不走过场,推动党性教育成效从教化转向内化。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校一分校教务部)